华中小镇·初心·年味
编者按:
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,郑重推荐华中集团董事长赵建棠这篇文章。这篇短文讲的是部分业主在华中小镇过年的趣事,但字里行间,满含深情,让我们这些年轻人耳闻目睹了一位具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的初心。作为华中小镇总设计师,他日思夜想的是如何建一个人们内心希望的小镇;作为董事长,他心玆念玆的是业主的快乐和幸福。有这样一位带路人领路,我们年轻人能不努力工作么?
写在故事前面的话:
初心是纯洁的,她是一切善缘的根。
初心是伟大的,她需要一生的坚守。
“为善而来”是华中小镇的灵魂,
我们坚守初心,敬终如始,勤勉如初,
终成正果,造福更多的家庭。
辛丑之春,小镇的年味浓浓,
千家万户,喜笑颜开,其乐融融,
不正是初心结果的写照吗?
这是我永久的欣慰。
建华中小镇的初心,是想解决“大城市病”问题,寻找一片可以放松身心的净土,重温在城里久违的温度,发掘人的本心需求,过一种拥抱自然、物我两忘的自由生活。这样,华中小镇的定位就有了一条清晰的文脉,她要连接这里的过去,又要启发当代人梦想的未来。
开发建设华中小镇,是我们这代华中人对人的生命哲学的探索,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拷问。我们希望通过这种“探索”与“拷问”,使小镇更加符合人们理想的宜居状态。
如何使久居城里的人们,从心中脱离那种“城”的压迫感和陌生感?在这座山水宜人的小镇生活下来,感受大山的气息,推窗而望,离山不是那么远;走出家门,步量就能到田园;家门口的小河,那样的清清悠悠;街尽头的采薇园,果蔬总是郁郁葱葱,鹅鸭成对成群。那样的田园风光,散发着泥土的芳香,承载着儿时的梦想,一切是那样的平静,一切又那样的热烈;一切是那样的舒展,一切又那样的勃勃向上……
辛丑年的春节,一部分业主在小镇过年,他们亲手书写春联,家家户户的门上贴着大红福字,掛上红红的灯笼,二十三蒸年糕,二十四贴饼子,二十五烤腊肉……一天一天算着年的日子,欢声笑语从小院传出,那本不宽阔的街巷,三五成群的人们,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,忙碌着,高兴着,让我重新看到了,只有在自家的院子里,才能找回的中国的年味。
采薇园其实本不是很大的园,但在春节期间,却是人流如织,格外的热闹。因为暖棚里长着一畦畦的青菜,那青青的带着水滴的嫩叶,脆生生的心里红萝卜,还有掛满了枝头的彩椒,一串串招人喜爱的圣女果……靠近南山坡的地方,是小有名气的杏林鸡舍,半敞式的阳光棚下,鸡鸭成群,悠闲的享受着阳光。在这样一个天造人助的环境,太行鸡冬季还能下蛋,不时的要寄给散居在各个城市的业主。小小的一篮鸡蛋,寄托着业主的思念,传递着小镇的温情。只是因为供不应求,所以华中新歌农业公司今年还要扩建杏林鸡舍。
最值的一提的是采薇园的七星灶,这个灶台有点像酒厂的烧锅,在前灶点火,通过长长的烟道,七个灶眼都能烧菜做饭。七星灶是太行山区特有的一种土灶,技术上很是讲究,平原的老乡家就没有,也做不来。就是这个灶台,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从不断烟火,熏鱼、腊肉、松枝鸡,豆腐、煎饼、开花馍……五花八门的食品,柴火不断的炊烟,登上了高高枝头的喜鹊,闻到了带着香味的烟火气,也飞下来凑个热闹。
这些寻寻常常的往事让小镇的村民们留连忘返,乐此不疲。当我看到那些图片时,提笔写了一首小诗:“小镇年味浓,采薇邻里情。酒酣休言醉,谈笑沐春风。”真的就是那种感觉,在大自然的怀抱里,人是天之骄子,忘形忘我,自由开放,这些充满了生机的小生命们,充满烟火味的大山的气息,仿佛就是这些随缘的人们做的有情怀的事吧。“因趣而聚,为善而来”,这是华中小镇的灵魂和真谛。
对照城里的“年”,那是另一番景象,非常的流光溢彩,非常的高雅与时尚,非常的车水马龙……但这些真的是人们内心想要的吗?我总觉得在那喧闹的背后,有一种空虚的感觉,有一种被压迫的感觉,那是一种只有城市、没有自我的感觉。
现代社会,很多人都要在城里生活,因为要在城里工作,但也确实需要有时候要到像华中小镇这样的“乡下”来,放松一下,自我一下,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。建设“田园式的城市”和建设“城市式的小镇”可能都很重要,都很需要,但建设“田园式的城市”并非一日之功,中国城市的发展,要提升内涵的事还有很多,历史欠账也不少,要一件一件的做,还需要决策者、建设者、居住者的共同意愿和决心,我想还得二三十年时间吧。那我们就先建设小镇吧,一张白纸,好画最美的图画,只要我们坚守住初心,把握住人们心底的痛,我们就会一步一步做得更好,让渴望生活的人们拥有一个更大的空间,拥抱一个更大的世界。
辛丑正月初五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